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温超导材料与机理研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举行2020年度总结和学术交流会

2020年12月11日,以北京大学为依托单位,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温超导材料与机理研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020年度总结和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举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谢心澄院士、数理科学部董国轩常务副主任、数理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张攀峰处长、数理科学部物理科学一处倪培根处长、姜向伟项目主任,北京大学科研部蔡晖副部长、科研部基础办杨凌春主任、鲍锦涛副主任等部门相关人员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于渌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张富春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院士、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林海清院士、清华大学翁征宇教授、清华大学王亚愚教授、南京大学李建新教授、南京大学闻海虎教授、吉林大学马琰铭教授等专家出席指导。项目团队王楠林教授、王恩哥院士、王健教授、江颖教授、向涛院士、胡江平研究员、周兴江研究员、丁洪研究员、陈仙辉院士、封东来教授等核心成员和部分青年人才参加了会议。

合照

基金委副主任谢心澄院士首先讲话,他指出超导基础研究是我国的优势学科领域之一,取得过一系列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通过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进一步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的科学资源,推动深度交叉融合,有望实现进一步的原创性科学前沿突破。他要求项目组潜心攻关,开展高水平合作,占领国际学科的制高点。数理科学部董国轩常务副主任和倪培根处长先后发言,对团队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提出指导性意见,对项目组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成绩表示祝贺,要求项目组不忘立项初心与使命,争取取得新的突破。北京大学科研部副部长蔡晖表示“高温超导材料与机理研究”项目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校方会一如既往地为该项目做好配合和服务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

随后,王恩哥院士、张富春教授、于渌院士分别主持了项目的汇报和讨论。项目负责人王楠林教授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和项目团队在2020年度的总体进展。项目核心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封东来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向涛院士、胡江平研究员、周兴江研究员、丁洪研究员,北京大学王健教授、江颖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程金光研究员分别详细报告了相关团队在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期间,项目组专家和团队成员对相关科学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项目执行以来项目团队成员在铁基拓扑超导体、高温超导材料与物性、关联电子系统新量子现象的发现和调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在铁基拓扑做出系列开创性工作,包括最先理论预言、实验指认部分铁基超导体的内禀拓扑超导性质、率先发现铁基超导体磁通涡旋中马约拉纳零能模和其特有的近量子化电导平台,从而开创和引领了该研究方向的发展。项目团队在尖端实验技术发展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包括实现超高压力下激光加热合成富氢元素体系超导体并确认了LaH10体系250K超导电性;自主研制了能量可调的强场激光泵浦超快时间分辨太赫兹测量系统、超快时间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并用于超导体的瞬态响应研究和取得重要进展。项目还在其它相关二维材料研究中做出原创性发现,包括实验证实二维冰的存在,有可能为富氢体系超导研究提供新的平台。项目团队成员江颖教授获得了日本“仁科芳雄亚洲奖”、英国牛津仪器“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奖”、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等奖项。王健教授代表北京大学参与了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该项目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报告结束后,项目组专家对该项目团队所取得的激动人心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团队在尖端仪器研发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们随后就如何进一步聚焦领域内重大科学问题、发挥项目组成员联合攻关的优势,以及疫情背景下国际合作的开展等多方面对该项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们期望项目组要敢于定下雄心勃勃的目标,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做大事、做难事,以进一步取得突破性进展,引领领域发展。王楠林教授代表项目组对与会的学术和管理专家的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项目团队将认真研讨专家的建议,努力工作,同时加强和国内其他超导专家和团队的合作交流,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重大突破,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超导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做出贡献。

会场